在近代史中,中國始終有一處不想觸碰的記憶。西方列強曾經來到中國,從洞窟、宮殿和畫商的密室里搜刮藝術珍品,盜走了雕塑、家具、瓷器、書畫等大量國寶。敦煌壁畫、龍門石窟、昭陵六駿……這些稀世珍寶流向了西方世界。但完整的國寶流失數量、具體流向與所在地,一直語焉不詳。
誰在收藏中國國寶?哪些盜寶者涉事其中?外流國寶今何在?
一位外國學者希望回答這些問題。
藝術史學者謝林·布里薩克、歷史學家卡爾·梅耶撰寫了《誰在收藏中國》一書,通過查閱私人文件、歷史檔案,以及主要人物的回憶錄,詳細敘述了從鴉片戰爭到1949年間,以美國人為首的西方收藏家是如何想方設法獲得中國藝術品的一段歷史,這些文物最終催生了中國古董市場在歐美的蓬勃發展,也激發了中國人依靠藝術市場促使國寶回歸的努力。
該書中文版特別增加一幅《北美收藏國寶地圖》,由中國圖書設計師周偉偉繪制。順著這幅地圖看下來,你會看到中國國寶星羅棋布于北美大大小小的博物館,甚至在很多人并不熟悉的小城……
要知道這還僅僅是國寶外流入北美地區的地圖,還不包括歐洲地區及世界上其他主要外流區,想到這里,藝綻君內心的滋味瞬間好復雜,也好波動。
先來張完整版——
★ 美國?紐約
1.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該館擁有大量中國辛亥革命前的民族志藏品,從古代陶瓷、青銅器到鴿子哨、蛐蛐罐等平凡的小玩意,其內容之豐富屬北美之最。
1901年,該館研究員貝特霍爾德·勞費爾率隊前往中國考察。1904年4月,勞費爾起航離開中國時,先后分9批運送了總計305箱物品,包括了7500件文物、500冊古籍善本以及500個蠟筒唱片。
2.亞洲協會及其博物館
1974年,亞洲協會在紐約的博物館開館,藏品由洛克菲勒三世及其妻子布蘭切特捐贈。與喜歡批量買入的小洛克菲勒不同,洛克菲勒三世和布蘭切特,更為關注少量精品。夫婦二人收藏的強項是陶瓷、雕塑和青銅器。小洛克菲勒收藏清代多彩琺瑯瓷,他的兒子則喜歡早期青瓷和粗陶器。在15年里,洛克菲勒三世積累了自己的頂級收藏,這些藏品1974年捐贈給亞洲協會。
3.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書畫收藏始于19世紀70年代末,是世界最主要的中國書畫收藏機構之一。所收藏的中國書畫作品橫跨唐朝與清朝, 1902年,希伯·畢肖普向博物館捐贈了1000余件中國玉器,這批玉器主要是清代玉器,其中不乏制于乾隆年間的精品。之后,紐約收藏大家本杰明·奧爾特曼又向博物館捐贈了他所收藏的中國瓷器、琺瑯器和鼻煙壺,數目可觀,僅鼻煙壺就有近兩百件之多。
明星藏品:
《帝王禮佛圖》,龍門石窟賓陽中洞東壁上的浮雕,創作于北魏年間,中國古代浮雕的重要作品。1935年被任職于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普愛倫勾結古董奸商岳彬盜鑿成碎片運至美國,博物館最終完成了碎片的拼接和修復,使其成為亞洲展廳中的驕傲。
★ 芝加哥
1.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這家博物館藏有清朝隆裕太后的印章及一段題跋的《牡丹盛開圖》卷軸畫,有猜測稱那是“御筆”作品,但事實上,其作者到底是誰至今不詳。本藏品由1909年到北平出任美國公使的卡爾霍恩的妻子露西·卡爾霍恩捐贈。
凱特·斯特奇斯·白金漢是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另一位捐贈人。白金漢女士開始收藏的是鼻煙壺,之后品味日趨高雅,成為最早收藏中國青銅禮器和陶瓷的重要藏家。她還從日本古董商山中商會購買了一尊宋代銀鼎,以紀念過世姐姐的方式,捐贈給了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2.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
擁有北美最大的中國玉石收藏,其中大部分由收藏家貝特霍爾德·勞費爾籌集資金收購。勞費爾是美國東方學家、人類學家,通曉漢語、日語、藏語。1901年參加希夫中國考察隊,1901年—1904年、1908年—1910年期間多次在中國進行長期考察,1923年參加費爾德中國考察隊,并在此期間為芝加哥費爾德博物館收集中國玉石,對中國的玉器,瓷器,象牙雕刻,牌摟等都有研究。
★ 波士頓
1.福格藝術博物館
1896年,哈佛大學福格藝術博物館開館,成為新英格蘭地區尋求亞洲珍寶的另一個劃時代事件。該館以威廉姆斯·福格的名字冠名,他從與中國開展的貿易中發家。1891年,福格的妻子拿出收藏的珍奇古董作為博物館的首批收藏。
作為哈佛大學重要的博物館,福格藝術博物館不僅收藏文物,更變成了一個培養博物館專業人員的訓練營。福格藝術博物館通過資助華爾納、斯坦因等研究員的探險活動,發動了對中國的突襲,使中國佛教遺址的雕像和繪畫移民美國,也引發了至今仍在持續發酵的辯論。
2.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成立于1870年,由哈佛大學波士頓圖書館和馬薩諸塞理工學院為展出它們收藏的藝術品而倡議籌建。亞洲藝術品的收藏最為豐富,堪與世界各大美術館相媲美,有中國、日本、朝鮮等國的青銅、陶瓷、繪畫、書法、紡織品、雕塑等上下五千年的各類藝術瑰寶。
明星藏品:
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宋徽宗摹唐張萱《搗練圖》、東魏觀音像
★ 舊金山?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建于1966年,是一座以收藏亞洲文物尤其是中國文物為主的博物館。收藏在這里的中國瓷器有2000多件,玉器有1200多件,青銅器有800多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始于新石器時代,迄于清,為世界上收藏中國玉器最豐富的博物館。
明星藏品:
青銅犀牛尊,時代為商代晚期。該犀牛尊高9英寸,腳趾奇數,皮膚起皺,尾巴短粗,兩耳直立。來自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艾弗里·布倫戴奇的收藏。1952年,布倫戴奇在紐約花了兩萬美元,從上海起家的古董商戴福保(戴潤齋)手中買下,布倫戴奇曾坦言:“購買那尊犀牛,花了我買5輛凱迪拉克的錢?!?/span>
★ 堪薩斯城?納爾遜-阿特金藝術博物館
1933年,堪薩斯城的納爾遜美術館剛剛開館,得到了大把資金捐助。為了征集亞洲藝術品,該館研究員史克曼踏上了去龍門石窟的漫漫旅途。最終讓《帝后禮佛圖》落戶于納爾遜博物館。后來,史克曼當上了堪薩斯城納爾遜美術館的館長。
明星藏品:
《帝后禮佛圖》,是龍門石窟賓陽中洞東壁上的浮雕。創作于北魏年間。
★ 丹佛?丹佛藝術博物館
丹佛藝術博物館以收藏中國的現代藝術品著稱,但也有為數可觀的漢代陶器和唐三彩陶瓷、清朝的服飾玉器,還有齊白石、張大千、程十發等藝術家的真跡畫作。
★ 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
以珍貴稀有的東亞文物聞名于世,其中,屬中國和日本的藏品最多。美術館的創始人弗利爾醉心于迷人悠遠的中國文化,因此通過各種渠道獲得了很多中國古代珍寶。這里收藏了近3萬件的文物,中國古代的繪畫作品更是達到了1200多件,屬全美國之最。
明星藏品:
南宋《洛神賦圖》白描本
★ 史密森尼學會
史密森尼學會被昵稱為“美國的閣樓”,在它的展廳里,充滿了科學發明、自然歷史標本、人種學和歷史學紀念物品,其中夾雜著零星藝術品。1905年,收藏家弗利爾捐贈了近百幅中國和日本的繪畫作品。1914年,著名外交家、漢學家柔克義去世后,他的第二任妻子將他的許多藏品出售或捐贈給了史密森尼學會。那些藏品附帶著柔克義撰寫的注解。比如,對喀爾喀蒙古人、世俗藏人和喇嘛所穿不同類型的六種靴子的詳細描述。
★ 費城?賓州大學博物館
1909年,法國學者愛德華·沙瓦納看到昭陵六駿仍在原址。他拍攝的照片,是它們被移出昭陵之前的唯一文獻。1913年5月,六駿浮雕從昭陵運離,極可能在袁世凱家族的協助下,古董商人盧芹齋得以把兩件駿馬浮雕運至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1920年,賓州大學以12.5萬美元購買了兩匹駿馬的浮雕。
明星藏品: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
★ 夏威夷?檀香山藝術博物館
成立于1927年,是夏威夷最大的私人視覺藝術中心,收集超過50000件作品,作品跨越五千年。在中國古典紅木家具的收藏方面,別具特色。
★ 印第安納波利斯?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
一個百科全書式的藝術博物館,成立于1883年,為美國第九大古老的博物館。館藏中國文物中最為有名的是新石器時期的馬家窯文化系列展品,此外還擁有大量的元代青花瓷器。
★ 明尼阿波利斯?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
美國最重要的中國藝術品收藏重鎮之一,14個展廳陳列著約6510件中國藝術品。除了美國少數幾個博物館才有的中國古代繪畫陳列,還有連國內大博物館也少見的中國古代建筑和古代家具陳列。
明星藏品:
整體拆買下的明代廳堂與清代書房“謙益堂”。
從清朝果郡王的陵墓中發掘的服飾、紡織品等。
★ 紐黑文?耶魯大學藝術博物館
主要藏品為,元代王冕墨梅圖,明十七世紀黃花梨筆筒,北宋耀州窯蕉葉紋瓶,漢代白玉辟邪,金代木雕觀音坐像,明代王鐸草書唐詩手卷,北齊佛像石刻,明董其昌憶建溪山水立軸。
★ 圣路易斯?圣路易斯藝術博物館
圣路易斯藝術博物館自1916年開始收集中國古代青銅器,自那時以來,收購了大量中國早期佛教雕塑、中國書畫、廣泛的陶瓷裝飾藝術,再加上獲捐獻的中國青銅器,中國藏品數量持續增長。
明星藏品:
北魏像碑、北宋觀音木雕
★ 圣安東尼奧藝術博物館
成立于1981年,中國的展品在館中數目不少,占據重要的地位,主要為陶瓷制品,此外,還有古代銅器、繪畫、家具紡織品、景泰藍等。
★ 西雅圖?西雅圖藝術博物館
1933年開館,創建者是理查德·富勒及他的母親瑪格麗特·富勒。母子二人也是該館的主要捐贈人。創建初始,他們就開始關注東方,優先征集日本藝術以及中國石雕和玉器。1948年,收藏家李雪曼擔任了助理館長,依靠有限的資金增加該館的日本和中國繪畫收藏。所征集的中國繪畫中,包括了南宋繪畫大師李安忠的著名冊頁《鷹與雉雞圖》。
明星藏品:
南宋《楓鷹雉雞圖》、磁州窯瓷枕
★ 巴爾的摩?沃爾特斯藝術博物館
1886年,在紐約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出現了一只中國瓷瓶,它通體粉釉中夾雜綠釉,被稱為“桃花天球瓶”。拍賣競爭激烈,收藏家沃爾特斯父子以匿名方式競拍成功。那件“桃花天球瓶”的落槌價達到18000美元,在當時屬于令人目瞪口呆的價格。其后,父子二人的身份被確認,不情愿地成了紐約報紙的頭條新聞。
明星藏品:
桃花天球瓶,唐寅、仇英作品
★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
是加拿大最大同時也是擁有最多收藏品的博物館,它的藏品之所以出類拔萃,不僅在于它們沒有真偽問題,更在于它們的供貨者極不尋常。他們的藏品向人們展現了中國古代文字的真正起源,北宋皇帝如何在一處被遺忘的都市天堂統治。在各類墓葬物方面,安大略皇家博物館把美國博物館遠遠甩在了后面。在美國,尚未發現任何地方收藏有更好的馬、駱駝,或更令人恐怖的鎮墓獸。
這要歸功于兩位牧師,在中國河南省傳教的英國國教主教懷履光,他與盜墓者稱兄道弟,作為漢學家找到了第二職業;另一位是低調的明義士,他是基督教長老會傳教士,1923年至1934年期間在河南北部傳教,屬于最早收藏甲骨文的外國人。
明星藏品:
清朝肅親王王府的石獅、各類墓葬物
其他收藏中國文物的重要博物館,亦均在美國——
★ 華美協進社(位于紐約)
★ 魯賓藝術博物館(位于紐約)
★ 芝加哥大學斯馬特藝術博物館斯坦福大學康托爾藝術中心(位于帕拉托)
★ 特拉梅爾與瑪格麗特·克羅亞洲藝術收藏館(位于達拉斯)
★ 托萊多藝術博物館(位于托萊多)
★ 威拉米特大學哈利·福特藝術博物館(位于沙倫)
來源:http://www.takefot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