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后勤部統一管理學生日常生活,食堂(清真、普通)、學生超市、澡堂齊全,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學習生活環境。根據學生地域、口味的差異性,食堂開設多個地方窗口,飯價低廉,男生約消費400元/月,女生約350元/月。
需要。而且必須按照國家相關醫療機構規定注射相關疫苗。
目前我院作為全國唯一的一所專門培養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技能型人才的院校,根據“保護為主、搶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秉承“考古發掘是基礎,科技保護是核心,展示利用是手段,服務社會是目的”的文物保護工作的指導方針,依托陜西 豐富的文物資源,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模式,矢志于成為全國一流的文物保護名校
可以,但所選修專業必須是同系別專業,而且在正常學習期間必須以主修專業為主。
目前國家文物局的編制仍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全國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工作人員約為7000人,管理著近7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全國3000多萬件館藏文物中,有病害的占到近一半,而全國從事這一行當的修復人員僅有2000人。而在這其中,人才短缺無疑是一大瓶頸。
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表示,國家文物局將組織開展全國文博人才隊伍建設專題調研,摸清人才狀況,明確基本需求,拓寬培養渠道。
目前,我院作為全國范圍內培養大專學歷文物保護人才的唯一一所院校,專業設置明確,師資力量強大,在陜西省文物局的業務指導下與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聯合辦學,來滿足文物保護事業對高學歷、高技能專業人才的需要。
新生每天有晚自習,班主任跟班管理。為保障正常教學及學生安全,要求每位學生必須住校。
學院周邊高校林立、文博產業發達。北臨陜西省文物局、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文物保護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音樂學院、長安大學,南接曲江旅游風景區、陜西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得天獨厚的文博資源造就了我院濃厚的學術氛圍及人文氣息。
學院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組建多種學生社團并不定期的舉辦大型社團活動,學院現有學生會、團委、藝術團、舞樂會、乒羽協會、墨瀾軒書法協會、圓夢交際學會、英語協會、籃球協會、博物館講解協會等社團組織。
我院在課程設置中有相應的繪畫課程(白描、素描、色彩等)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美學鑒賞能力,有繪畫基礎的學生學習該專業有一定優勢,沒有繪畫基礎的學生,學院會在后期進行培養,總體來講,學院還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選擇錄取。
在報到之日起一個月內通過申請可以調換專業。